- 您所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
- 壮乡美食
武鸣灰水粽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八批
地域:南宁武鸣
灰水粽又叫凉粽、碱水粽,经稻草、芝麻等植物枝叶烧成灰,用灰水浸泡糯米使其变黄,最后包制而成,具有草木灰特有的清香,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2020年,武鸣灰水粽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鸣,正值收获时节,众人忙着收割稻谷。稻草杆被杂乱地堆放一旁,这稻草杆看似不起眼,却是用来制作灰水粽的重要材料。
经过处理的稻草杆
一根根精心挑选,一次次弯腰捡拾,稻草杆被收集起来,剥掉外皮,只留里面的芯,避免稻草上的泥土影响灰水粽的口感。
将稻草杆焚烧成草灰
找块干净的空地焚烧稻草杆,留下的灰烬需要细心保存。春节、端午前后,这些稻草灰将会被取出来,用于灰水粽的制作。
经沉淀过滤的草木灰水
将清水加入稻草灰中过滤,过滤出来的水静置一夜沉淀后,取最上层清澈透明的水浸泡糯米。
取稻草灰水时,留意不要掺入下层的水及稻草灰,否则会影响灰水粽的口感。
用草木灰水浸泡糯米
糯米浸泡约三四个小时后,颜色由白变黄,此时便可包灰水粽。
经浸泡变黄的糯米
灰水粽一般无馅料,包的形状依据个人喜好决定。现在,简易的条粽和三角粽更受大众青睐。
蓝冬玉在包制条粽
煮熟后的灰水粽颜色为淡黄色或者棕黄色,资深“吃货”会在食用前沾些白糖或蜂蜜,别有一番风味。
添加蜂蜜的灰水粽口感更佳
曾听老人说起,灰水粽与普通粽子相比,保质期更长且不易上火。
经过改良的灰水粽
灰水粽流行于广西、广东和福建一带,对于很多人来说,灰水粽是一道家常菜,带有父母或祖父母的味道,每逢春节、端午它都会被呈上饭桌。
灰水粽黏糯有弹性
灰水粽制作技艺在传承人蓝冬玉家中“传女不传男”,“我的妈妈跟着她的妈妈学,现在又把手艺教给我,手艺到我这代,已经传了第五代了。”蓝冬玉提起当初学做灰水粽的情形。
加了肉馅的改良灰水粽
2010年,武鸣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灰水粽,作为家庭节庆记忆的灰水粽制作技艺止步于餐桌,且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蓝冬玉意识到必须要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来。
灰水粽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宣传灰水粽,蓝冬玉建立灰水粽工厂,组织一批在家待业的妇女,将灰水粽制作技艺传授她们,将灰水粽又拉回了大众的视野。
工人们在工厂包粽子
许多人为了可以在家吃到灰水粽,特意上门向蓝冬玉讨教制作方法,甚至专门从广州、东北为了灰水粽跑到武鸣。
“我相信未来灰水粽的制作技艺一定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起灰水粽制作技艺的传承,蓝冬玉信心满满。(陈先怡 杨思悦 潘彦娇/文 陈先怡 蓝东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