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渡镇——“四十八弄的明珠”
中渡古镇位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西北部。中渡古镇历史悠久,自三国时代建立县制以来,经历了1700多年的风风雨雨。历史上的中渡,因喀斯特地形的险峻幽奇,是烽火年代兵家必争之地;其凭借洛江和洛清江水运中转枢纽的区位优势,成为连通桂、粤、黔商路的经济重镇,被誉为“四十八弄的明珠”。它山奇水美、民风淳厚,人杰地灵、古韵流芳,融汇了越、汉文明,兼蓄岭南、中原文化,是享誉大西南的山水人文之城。
中渡古镇是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全国特色景观名镇,以“香桥仙境”“响水涌泉”“洛江春讯”“西眉烟雨”“鹰山挂月”“东岭晴岚”“龙潭秋月”“独寨凌霄”为代表的“中渡八景”展现了中渡雄、奇、秀、幽的特色景观。
中渡洛江
中渡香桥国家地质公园
古韵流芳 承载斑驳岁月
中渡古镇分为东、西、南、北四条街,设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至今仍保存着古民居、旧商号和客栈遗址等建筑,见证古镇沧桑斑驳的 1700 多年岁月。其古民居群始建于清代中期,位于古镇的中心,整个群落青砖灰瓦,木质构架,呈岭南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广西目前为数不多且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钟秀杰故居、中渡县政府旧址、参议会旧址、罗公馆、粤东会馆、嘉盛商号、武庙等,较好地记录着古镇的历史风貌。
较为集中的古民居、古建筑较好地反映了古镇的历史风貌
钟秀杰故居
文明乡风 打造和居之美
中渡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五·廿八”民俗文化节武庙祈福、城隍爷巡游、吃和家宴,便是古镇千年沿袭下来的民俗文化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廿八庙会,是中渡最特别的节日。当天,鞭炮齐鸣,鼓锣喧天,龙狮并舞,腰鼓、秧歌、抬阁、挺马、蚌壳等列队环城游镇,抢花炮、唱彩调,各地武馆前来表演武术,活动时间长达10日之久,场面热闹非凡。
其中,场面最为宏大的当属“和家宴”。“和家宴”是中渡一项独特的民间文化,来源于“百家宴”。百家宴以古镇上的东、南、西、北 4条街为主线,以古城内的东、南、西、北 4条街道为主场地。其他各村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由屯委牵头组织定点集中聚餐。百张餐桌,一张紧挨一张。切菜的、炒菜的、烧火的、舀汤的、传菜的,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也有的村子是各家各户将每家做的几道最好的菜献上酒桌,全村人一起品尝,款待客人。宴席开始前,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宣讲村规民约,教育大家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遵守村规民约,以使古城百业兴旺。这是中渡人民亲朋团聚、款待乡亲和客人的最隆重仪式。2014年,鹿寨县中渡镇的“和家宴”获评为柳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中渡镇大力倡导“荷”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新村。村民们种“荷”倡“和”,还会举办各类活动倡导文明健康村风,如举办“五·廿八”城隍庙会民俗文化节、文艺演出和球赛等文体活动;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屯、“我身边的好人”等评比创建活动,选树了一大批先进模范农户和村屯。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新乡风。
中渡祥荷乡韵
融合发展 建设文化旅游名镇
中渡镇以“大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推进文体旅农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先后实施村庄风貌改造、民房改厨改厕、污水处理等工程,提升休闲农业旅游的档次。充分利用“环广西”公路自行车巡回赛赛道建设契机,大力推进村庄风貌改造和房屋外立面改造,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酒店、民宿、农家乐、村史馆、农耕体验馆、滨河广场、健身步道等一批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兆村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石林公园、鹿鸣谷等优质自然景观资源,依托特色小镇发展“大旅游+产业”,打造中渡古镇“五·廿八”城隍庙会、走进神奇中渡旅游文化艺术节、中渡“三月三”山歌节、中渡和家宴等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创建祥荷乡韵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开发“荷花宴”品牌,开办祥荷乡韵荷花节;大力引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比赛等特色文体活动,每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中渡镇大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