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历史文化名村: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
2023-04-10 23:43:22
|
来源:方志广西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的资料,至2022年12月,广西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38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9个、名村29个。钦州市共有2村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分别是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今天,我们介绍的是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

萍塘村位于广西灵山县新圩镇政府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驻地1.5公里。作为钦州市著名的革命老区,萍塘村近年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响荔枝品牌,开发红色旅游,在红色文化建设、村容村貌、农业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西老革命区示范参观点。2021年,萍塘村获批为国家AAA级萍塘古村红色文化旅游景区,2022年7月成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

俯瞰萍塘村。

乡村塑形 焕发老区新颜

萍塘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传统村落、古建筑群、革命旧址等人文旅游资源。萍塘村古建筑群是灵山县保存比较好的古村落之一,主要包括东大门古建筑保护群、邓冠山祠、抗日活动旧址、邓政洽故居、“榨油屋”小洋房等,均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已有300余年历史。同时,村内古建筑布局合理,建造于不同时期的大量的古民居、宗祠等并存,延续了岭南建筑的一贯风格,系青砖、青瓦、三合土、石木混合结构,并吸收西洋石柱、门楼、花纹图案等建筑特色;古民居内巷道全部用青石板或小青砖铺成。

萍塘村东大门古建筑群外景。

萍塘邓冠山祠。

近年来,萍塘村紧扣“红色村庄、古韵萍塘”发展特色,秉持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社会、艺术价值的原则,编制了《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邓家村村庄规划》,初步形成一中心(东大门古建筑保护群)、六片区(古建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接待服务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农家生活体验区、农事体验区、自然山体保护区)空间布局结构,修建完善萍塘革命史馆及周边设施共1.63万平方米,促进全村田、园、山、水、村完整有序、相互交融,自然生态景观系统交相辉映,生态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

此外,萍塘村累计整合资金1700万余元,积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呈现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景象。2013年,萍塘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12月被评为广西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继大芦村之后钦州市灵山县的第二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萍塘村后花园。

萍塘村新貌。

萍塘古村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导航标志。

如今行走在萍塘村,穿梭于一栋栋外立面改造过的楼房,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垃圾分类四色桶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各类文明宣传标语深入人心,文明深入到每一个角落,革命老区焕发新颜。

萍塘村“道德模范”宣传展板。

文化铸魂 奏响红色篇章

作为钦州市灵山县著名的革命村庄之一,当时只有100多户人家的萍塘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投身革命的就有几十人,涌现出一批爱国民族英雄及事迹。邓氏一门尤其忠烈,以邓业懋、邓业兢为代表的萍塘村青年在中共合浦地下党组织的指导下,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灵山革命斗争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萍塘儿女闹革命的英勇事迹一直在钦州流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一直铭刻在钦州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后人为革命事业接续奋斗。如今,萍塘村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农家书屋、1个儿童之家、1个县级革命史馆。

2021年4月23日,萍塘革命史馆正式开馆。

2021年3月12日,灵山文旅系统组织上百名党员干部和当地师生在萍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萍塘革命史馆成为灵山县内外红色革命网红“打卡”基地,相继获得钦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钦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称号。2021年,全村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座108场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多场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180场。

开展读书活动。

“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邓传星(右)在萍塘村革命旧址向游客宣讲革命英雄事迹。

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千年古树结富果,革命老区换新颜。萍塘村所在的钦州市灵山县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近年来,萍塘村依托本土特色农业产业,打响荔枝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萍塘村现存树龄500年以上古荔枝树23株,树龄1000年以上古荔枝树3株。荔枝量多质好,种植面积约1050亩,2021年产量达3300多吨,产值4350万元,是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荔枝品种以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桂味、香荔为主,其中桂味质量上佳,产值最高,“千年香荔”最为出名。另外,全村以香葱为主的蔬菜种植规模较大,销路较广,高效高产,区域知名度高,灵山三科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一半产于萍塘;特色香葱销往区内外,远至深圳,2021年全村香葱种植年产值达2000万元左右;耕种方式高效科学,采用“稻→稻→菜→葱”四季连种的模式,发展早稻、晚稻、包心玉菜和香葱,萍塘村还是灵山县冬菜基地村之一。

以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抓手,全力打造“荔枝红、历史红、政策红、日子红、民心红”的北部湾地区环境宜人、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村落,萍塘村正在逐步走向“保护措施完善、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备的历史文化展示区”的建设目标。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