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西人称为“中国咖啡”的恭城油茶,你喝过吗?
2022-06-11 18:29:03
|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桂北恭城小巧得令人迷恋。瑶族同胞多居于此。恭城油茶,对当地普通百姓而言,就好比香烟之于烟民,一日不可或缺。当地有民谣云:“一日不喝油茶,一天精神不佳,两日不喝油茶,想得腿脚发麻。”可见,油茶与恭城百姓生活,是何等紧密。恭城人每天早餐都有饮油茶之习惯,有到街边小店畅饮,也有自家加工。无论男女,一碗油茶喝下,一天都是神采飞扬。若有贵客来访,恭城人必以油茶相敬。

恭城油茶有不同做法。当地人常说“油茶喷喷香,茶叶加老姜”,这句话道出了油茶制作的真谛。油茶本身的主要原料为茶叶和生姜,另加其他配料,即成香味十足的油茶了。

油茶有一道重要的工序:打。制作工具有三件:茶锅、木槌、竹漏斗。

好油茶除了工具外,对于茶叶的选择也格外讲究。油茶在选料上必须选用“土茶”,即未经深加工的粗茶,以老叶红茶为佳。也有选用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茶叶,有清香味。  

打油茶前,先以温水泡茶叶,将茶叶泡软、洗净,去掉涩味,滤水。将泡好的茶叶放到茶锅里,放入少量山茶油,炒至微焦,加入老姜、蒜、葱头等佐料,用木槌在锅中棰打,边槌边炒,渐成蒜蓉状。最后加入适量精盐和水,文火煮沸即可。

煮茶之际,可配佐料,有油炸花生米、炒米花、炒黄豆、糯米油果、香菜葱粒。饮茶时,在每人面前置碗一只,依次往碗里放入上述配料,等油茶煮到味浓时,以竹漏斗滤去茶叶渣,茶汤浇在配料上,顿时,香气四溢,满室都是油茶的味道。这是瑶家山寨最常见的生活气息。

油茶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入口后,初觉是茶叶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我们常说齿颊留香,油茶就是。这种感觉让人难忘,喝油茶,就像在回味自己的人生经历:先是青涩、微苦,渐渐春暖花开,桃花芬芳,然后进入雨季,渐入夏天,有狂风暴雨。最后,出现秋天的果子——满山野红透的柿子,挂满树稍。就像经历沧桑、经历一番曲折之后,回归平静,进入千锤百炼之后才会呈现出满口余香。

一锅油茶可加水续煮,可重复熬煮五六锅。只是每一锅的滋味亦不相同。第一锅的油茶味较重,又苦又酽,多为苦力者、做重活者饮。经不断加水,油茶一锅一锅煮下来,味道已无先前的浓烈,正好开怀畅饮。

喝油茶,有的地方喜欢搭配小吃。恭城人喜欢吃各种“粑”,当地有儿歌云:“喝油茶,吃粑粑,吃了粑粑过家家。”在恭城,可以品尝到各种粑,随口就能说出十余种,如水浸粑、糍粑、芋头粑、萝卜粑、船上粑、柚叶粑、桐子叶粑、艾粑、水蒸粑等。

这就是桂北山区瑶家人最常见的待客方式。客人们围坐在低矮的茶桌边,看着主人当炉煮茶。宾主聊着闲话,主人当众打油茶,槌打茶叶,配放佐料,添加柴禾。客人一碗接一碗,口舌生津。油茶喝完了,温暖而真诚的气息久久不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