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展示体教融合改革成果
——广西圆满承办首届学青会综述(三)
2023-11-21 20:56:23
|
来源:广西日报

青少年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首届学青会是体教融合改革成果的生动展示。

从7月1日曲棍球项目开赛,到11月15日最后一项赛事水球项目产生冠军,火热的青春激情在学青会赛场上书写了无限的青春梦想。在这个青春的赛道上,青年学生尽情比赛、享受运动。体育,焕发出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青春光芒和时代华彩,体教融合的改革展示出丰硕喜人的成果和发展方向。

“文武双全”:体教融合推动全面发展

一个县城的初级中学成为国家级比赛的承办单位——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承办了首届学青会的攀岩比赛,并在家门口摘取3金3银1铜,14名运动员中有12名马山籍的学生。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王勇峰认为,这是体教融合的典范。

2018年,中国登山协会与马山县教育和体育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马山组),邀请国家攀岩队教练、洲际定线员、全国优秀攀岩运动员等53人走进全县23所学校,担任专(兼)职攀岩教师。从那时起,马山“攀岩进校园”计划迅速推进,全县11个乡镇实现攀岩学校全覆盖,1.8万名学生常态化开展攀岩训练和活动。2018年以来,这支队伍已获得115枚金牌、105枚银牌、95枚铜牌。马山成了全国知名的攀岩特色小镇。

古零镇初级中学校长玉林电介绍,攀岩拓宽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学生们学习攀岩、爱上攀岩,很多学生以攀岩特长考上大学。

在学青会上,以南宁市第十七中学队员为主力的南宁女足也表现突出。2019年,广西足球协会与该校合作共建广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队,派出专业教练和生活老师负责队员的训练和生活。文化课程由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的老师负责,桂超体育负责协调和后勤保障。如今这支“校队”已培养出中国五人制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员潘彦宏等一批“希望之星”。

“实践证明,体教融合的好处是队员文化课不会落下,训练质量也有保障。”校长梁海宗表示。班主任覃丽敏老师欣喜道:“我们班上的队员,不仅球踢得好,学习成绩也很不错。”

如今,人们对体育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体教分离”或重教育、轻体育的“体教结合”观念逐渐被摒弃。正如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所说:“我们更加重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在广西,基层体校与中小学共建联办计划全面推行,全区88所市县体校与114所中学、114所小学结对共建,学校课余训练与体校专业训练有机结合,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多元立体:发展运动项目因地制宜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阵地融合、人才融合、赛事融合,改革体校、联合办学、社会合作,3年来,体教融合理念深入人心。

上海是国内率先开展体教融合的地区。上海代表团在首届学青会上捷报频传。这其中,既有社会力量办训在铁人三项和跆拳道项目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有体教融合”一条龙”在足球、排球等项目中的出色表现,而传统体校输送模式在自行车、皮划艇等项目中也创造了亮眼的成果。

青少年依据训练需要,在体校、学校、社会俱乐部发展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李辉表示,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运动人才培养在充分发挥体校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家庭。

田径场上,14岁的浙江队选手陈妤颉夺得中学组女子100米、200米两枚个人项目金牌,夺冠成绩超过大学甲、乙组冠军;举重台上,18岁的福州队选手徐璐莹在女子45公斤级比赛中刷新多项纪录,抓举成绩追平世界成年纪录,总成绩超过世界青年纪录。对陈妤颉和徐璐莹来说,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到体校训练,是她们相似的生活节奏和成长模式。

在学青会公开组足球男子U16(16岁以下)组比赛中,苏州队获得季军。苏州队球员由江苏省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与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吴县中学联合培养,体校选派高水平教练团队长期驻扎学校,负责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参赛任务;学校则充分发挥文化课优势,畅通运动员的升学通道。“在抓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我们努力挖掘、发挥体育和体校的多元价值。”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程军红说。

校园组比赛中,广东队共获得50枚金牌、42枚银牌、37枚铜牌。广州市荔湾区教研院体育教研员车纯表示,好成绩得益于广东大力打造校园体育竞赛体系、提升校园体育训练水平,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从东京奥运会开始,不断有一些新兴运动项目加入奥运会。此次学青会的项目设置凸显了中国年青一代多样的运动选择,冲浪、霹雳舞、攀岩等新兴项目为这届盛会增添了不少新意。这些项目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更加开放,更加面向社会。

体教融合让体育项目得到广泛普及,让体育竞技得到迅速提高,让体育运动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有效助力。

身心健康:回归体育本质建设体育强国

只有以人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以增进人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社会文明发展为宗旨,体育才有可能符合现实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强身健体到塑造人格,从竞技体育到享受运动,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的多元价值日益得到广泛认同。

广西大学承办的学青会羽毛球赛一结束,广西大学第二届“中行杯”学生乒乓球联赛就开打了,全校两万多名学生融入到乒乓球运动之中,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小波介绍,教育部2019年提出建立“一校一品”体育项目,广西大学以乒乓球为突破口,建立了从班级到国家级的6级竞赛体系,在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甚至有机会代表广西参与国家级比赛,达到“以赛代练”和发展全民体育的目的。

通过实施青少年赛事兴旺工程,我区形成“一地一品、一地多品”赛事体系。2022年、2023年广西分别举办41项、45项全区青少年锦标赛,以赛促练,提高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

我区不少地区还积极探索优秀体育学生高中阶段创新培养机制、义务教育阶段跨校联合培养机制,构建衔接有序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运动项目普及,实施“3126”工程,即每个县(市、区)布局3个以上运动项目,每个运动项目至少在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学中进行重点布局。

贺州市政府出台文件,体校与当地中学完全接轨,九年级学生升学率达到100%;来宾市在全区率先创新中考体育测试方法和内容,2023年将体育中考分值提升到100分,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优良率明显提升。

把优秀运动队办到学校里,让优秀运动员从校园里走出来。学青会筹办期间,广西全区注册青少年运动员增加1.6万人。“迎学青”全民健身系列赛事等活动的开展,带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1%,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3.5%。

带队到广西参加首届学青会的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介绍,学校创办之初就设立了“体育部”。校长陈嘉庚先生提倡体育,认为恢复国民健康为振兴教育的先决问题。如今厦大通过丰富的体育课程吸引学生热爱体育,通过精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引领示范提升体育影响力,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以体促劳,让体育成为更多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体育的本质。体教融合日益回归体育教育的初心,蓄大池,育良才,在全民健康的基础上推动体育事业迈向体育强国的未来。(吕欣 农芝)

微信分享 二维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