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色起义纪念园:探寻红城基因
2022-06-11 18:16:27
|
来源:百度百科

百色起义纪念园位于百色城东面的后龙山、盘龙山、迎龙山上,是在整合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右江民族博物馆、红军桥、铜鼓楼、南阁亭、两广青年友谊园等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主题性纪念园,成立于2008年7月,是中央确定的全国12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两江红旗,百色风雷”景区的核心区。规划红线内总面积1004亩,现实有面积600亩。2009年实施百色起义纪念园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纪念馆中轴线及周边设施改造、新建百色起义英雄雕塑园、铜鼓楼广场改造、景区绿化改造等。通过改扩建,百色起义纪念园成为集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优良的革命传统于一体的、思想教育与旅游审美相融合的精品主题纪念园,成为百色市的精神高地和宣传百色的重要名片。

百色起义纪念馆

百色起义纪念馆位于城东路迎龙山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展线总长738米,共展出富有历史价值的重要文物326件、照片428幅。在布展结构上,按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个版块设为序厅、起义厅、英烈厅、功臣厅、小平厅、多功能厅6大组群。

在布展内容上,以文物为主要展览语言,全面展示有关百色起义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在布展主题上,突出表现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英勇奋斗、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革命精神。在布展手段上,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现代展陈技术再现历史,突出重点、亮点,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通过融合民族文化、民族符号于公共空间、展陈细节,体现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百色起义纪念碑

矗立在后龙山上的百色起义纪念碑建于1984年。碑高23.9米,碑体造形是直刺苍穹的红婴、大刀,昭示着革命者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力量。碑座正面镌刻着“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三个镏金大字,背面是百色起义的纪事碑文,两侧是表现百色起义和革命胜利的汉白玉浮雕。碑顶凸起的“1929”字样标明百色起义的年份。碑座四周是苍松翠柏,碑前有广场供人们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通往纪念碑广场的台阶有314级,“314”取自数学中的“π”,寓意百色起义革命精神将世代流传。台阶的宽度为11米,代表着百色起义的日期是1929年12月11日。

英雄雕塑园

位于百色起义纪念馆后山山顶的英雄雕塑园,通过雕塑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了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再现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亲如一家、团结战斗的感人事迹。雕塑园规划用地面积108亩,总投资5117万元,由千秋伟业、百色风雷、甘孟英魂、沉思空间、冥想空间等5个部分组成,设主群雕、起义领导人群雕、甘孟山勇士群雕、著名英烈雕塑、将军功臣雕塑、军民团结雕塑等共80组。

邓小平手迹碑林

邓小平手迹碑林是百色起义纪念公园改扩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碑林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分三期建设。目前,共有手迹碑石100尊,把公开发表的邓小平同志在各个时期的题词、讲话稿手迹摘要、重要批示等,镌刻在形态各异、色泽多彩的奇石上,与园内的泉水、亭台、林木融为一体。整个碑林的石刻碑文,都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主题,同时涵盖邓小平一贯倡导的热爱祖国、弘扬传统、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建设四化、服务人民的思想,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关于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等重大理论的阐述。

微信分享 二维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