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鸡不成宴”,在中国,大凡节庆、喜庆筵席,以鸡肉作为主要菜肴是不可或缺的。梧州纸包鸡是梧州本土特色美食文化的代表,名扬两广,饮誉港澳。
梧州纸包鸡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从清代咸丰年间开始,纸包鸡就被列为梧州府府台宴请宾客的主菜。至民国时期,以梧州同园环翠楼的掌厨师傅官良、大东酒家掌厨师傅刘耀为代表,在选材、配料、刀工、调味,火候等方面,对纸包鸡的制作工艺作了全面提升,使之名扬粤港澳,成为梧州美食中的招牌名菜。
梧州纸包鸡作为一道具有百年历史底蕴的美味佳肴,充分体现了梧州菜肴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讲究刀工、口味丰富的特点。其选用本地优质三黄鸡为原料,切件并用薄刀片间花,配以老抽酱油、姜汁、八角、茴香、陈皮、草果、红谷米、古月粉、葱白粒及白酒等佐料腌制,用山竹笋制成的玉扣纸过油锅后作包皮,将腌过的鸡块连汁包成荷叶状,下油锅隔纸浸炸,以文火炸至纸包浮起,油面呈棕褐色即可。包裹在外的玉扣纸能够锁住鸡肉和酱汁的味道,同时阻隔了油的进入,使得制成的纸包鸡鲜嫩甘滑、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醇厚不腻。享有“中国一绝”之美誉,是梧州美食的典型代表。
201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