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粤剧之乡
2023-01-20 15:39:28
|
来源:北海日报

粤剧是北海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北海人对“大戏”粤剧的爱好由来久远。早在“民国”时期,北海城区人口屈指满算也就三万五左右,但拥有商业戏院10间之多,可见北海粤剧之风盛。历年来北海演出的生旦粤伶不绝于尘,最早负戏而来是素有盛名的“省港粤剧班”。1912年,花旦黎曼卿率先在大西街戏院献演改编时装粤剧《茶花女》,翌年,同班花旦肖丽章也在该院上演,开省港名班在北海演出之先河。1925年到1948年之间,该班花旦清风、明月,文武生薛觉先、张翼鹏、张伯慧、张君满等,先后曾在大西街戏院、三达戏院、娱乐戏院登台。来自广州全女班“广寒宫蟾影粤剧班”的花旦吴国英、连建芳、宝玉琼和文武生吴佩英早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同在靖海戏院演出。1927年至1945年,在靖海戏院、三达戏院、娱乐戏院演出的有“香港珠海粤剧班”的文武生花旦梁醒波、林英扬,楚岫云、凤凰女。三四十年代常来三达戏院、娱乐戏院、海珠戏院演出的有“广州粤剧班”的李冠英、龙飞侠、朱世贵、朱剑秋、王家龙、白玉棠、谢慧侬、黄菊楼等男女文武生和花旦蓝茵、花弄影、小凤女、金山凤、刘彩凤等。省港戏班演了《打金枝》《白蛇传》《牡丹亭》《苦凤莺怜》《辕门斩子》《火烧阿房宫》《荆轲剌秦王》《大闹狮子楼》等传统剧目。当时的北海可谓名伶如云,是“下四府”之中的粤剧之乡,省港闻名。


清末的《北海杂录》载:“每岁春夏间,藉词酬恩,演剧二次、三次,每一演多至十余日。”粤剧是北海民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本地先后驰名的戏班“德德声”“会嫦娥”“花锦绣”“上天上”“乐天乐”“华隆兴”“金马”的演员也是身手不凡。“德德声”班参加广州“八和会馆”的汇演,首本戏《长沙郡》由大牛徳(合浦人)演魏延,有“活魏延”之称,博得观众满堂掌声与燃放爆竹以示敬意。全女班“会嫦娥”在天海楼大戏院连演7场《荆轲刺秦王》《火烧阿房宫》,场场爆满。“华隆兴”班的“高德生”演周瑜吐真血引为奇谈。本地姜也辣得赏心悦目,这些戏班除了在本市各戏院献艺,也常到北海各处乡镇庙堂上演,还应邀往南宁、海口、粤西、粤北等地,抗战时期更是远至越南海防、西贡演出。能走南闯北的戏班都是过江的强龙。

粤剧之所以在北海长盛不衰,源于北海是商埠口岸,广府生意人多来北海开店铺经商。清同治年间成立的“广州会馆”把岭南人文民俗融入北海本土,随之而来的粤剧文化也在北海植根萌发。北海人称粤剧为“大戏”,发端于广东。

北海人爱看大戏,看得在行且会赏评,总结出很多专业的谚语,如“食嘢食味道,看戏看成套”“戏保人,人保戏”“戏无情不感人,戏无理不服人”,对剧本以及演员和剧本关系很有研究。至于“七分念白三分唱”“讲话靠声,唱戏靠音”“咬字准,咬字狠,字字送入观众耳”“唱腔吐字不清,好似钝刀斩人”等,是品评演员的念白唱功,句句讲得入行在理让人信服。“三分人,七分装”是对台上演员,尤其花旦文武生的着装(戏服)化妆的评头品足。看一场戏,除了演员台上功夫,戏装也成为观众视觉焦点。还有“三分唱功七分打”是对演员武功的评价。“演活一个角,操烂一颗心”是体恤演员的艰辛。细细品读这些谚语,不由得你不佩服北海人看大戏的水平。





“它的唱词美、服饰美、扮相美,还有程式美,它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每一样只要做好了,它都是美!”这是欧凯明先生,对粤剧艺术内涵精辟的总结,也是对有历史底蕴的北海传统文化准确的阐释。

北海人喜爱粤剧艺术,每有好班好戏,市民相告,渔船锚港,农耕辍犂。

后来恢复古装戏,曾出现玉林地区粤剧团的《逼上梁山》来北海演36场的火爆场面。虽经冰霜雾霾,但传统文化在北海的影响深远未泯。时至现今,北部湾广场和海门广场,常有中青年加盟的业余粤剧曲艺团轮番演出,粤剧粤曲这株南国红豆盛开新枝。黄旭/文 图源网络

“北海粤剧”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孙汝荣的舞台造型。 黄长凌/摄

微信分享 二维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