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爬“坡杆”,苗族的这个节日挑战的是勇气
2022-12-13 10:01:27
|
来源:方志广西公众号

花一样的民族,蜜一样的情歌,云霞般绚丽的服饰,浓郁的米酒坛坛香。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四是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同胞的“跳坡节”。在这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苗语西部方言区的苗族同胞约定俗成聚集跳坡场,尽情开展多项娱乐活动,主要有喊坡、赶坡、闹坡、射坡、跳月亮五个阶段。

“跳坡”意思是踏着山野的春花春草,绕着山坡玩乐,享受人与自然的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苗语称“勾到”。跳坡节,亦称“斗更”,其意为“围着坡杆转”。

坡场同心圆

跳坡节是古代苗族聚会议事活动的演变。跳坡节最初的功能,在于聚族商议决定族人命运的大事。各支系各村寨的族人为了共同利益或行动,从各路汇合一起议事。古代苗族的聚会议事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跳坡节。从象征意义上看,现在坡场中的“坡父”“坡母”在苗语中即指古代主持族人聚会议事的首领,爬坡杆比赛即为古代族人选拔勇士的活动。

吹芦笙

“跳坡节”也是当地苗族男女青年的“情人节”。在坡场上,不少男女青年积极竞技,互对情歌,“一路笙歌,一路情”,从此结为知己,或比腰带订下终身之约。

对姑娘们来说,跳坡节是她们大展自己手艺的节日,身上的彩衣裙裳就是她们心灵手巧的证明。苗族姑娘头簪银饰,颈戴项圈,腕环手圈,身挎背包,带着传统乐器——芦笙、月琴、三弦、口弦、缺口箫,相邀赶赴坡场。

对后生们而言,跳坡节是他们赢得竞技,引发姑娘爱慕之情的节日。坡场上的青年们成群结队,参加爬坡杆、跳芦笙舞、弹唱月琴、打磨秋等传统文体竞技,展现英姿。

苗族群众在弹奏月琴

“坡父”“坡母”早早就在跳坡场中立起一根三丈余高的“坡杆”。杆顶吊一块腊肉和一壶葫芦苞谷酒。小伙子爬杆竞赛,爬杆的人要像猿猴般敏捷地爬到坡杆顶端,取下酒和腊肉后又能轻捷地倒爬下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为“坡杆”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很多人往往只爬到一半就无功而返。速度最快者可喝竿顶上的酒,并获得腊肉和其它奖品,更得到苗族姑娘的爱慕。

坡场上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苗家姑娘

随着坡场上的喝彩声,苗家坡杆郎一口气功夫,双脚稳稳地扣住坡杆,停在杆的顶端。其左胳膊钩住坡杆,右手摘下酒壶和长长的腊肉,双脚扣住杆体,下滑到地面。“坡杆王”就此诞生,人们吹起芦笙,跳起芦笙舞以示庆祝。

欢乐满山坡

据苗族民间叙事长诗《坡竿的来历》所叙,爬竿来源于纪念古代苗族英雄孟子佑。相传孟子佑曾率成千上万的弱格(苗语“奴隶”)跟挪祖(苗语“土司”“领主”)打仗并壮烈牺牲。弱格们将他埋在一座高山上,墓前竖起一根很长的木竿,竿顶挂着祭品。人们围竿号跳,祭奠英雄在天之灵。此后代代相沿,便形成了跳坡节中的爬竿习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爬竿成为“跳坡节”中的一项体育竞赛项目,深受苗族及各族人民的喜爱。

苗族群众为“勇士”欢呼

关于爬坡节的来源,还有另一说,自苗族先祖从中原浪迹到隆林境内定居起,因苗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坡上,与山坡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每年春天便三五成群在这个坡或那个垭口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跳坡的习俗。后来有些人家为祈求祖宗赐子,才布施行善把坡搬到平地上来,所以现在才在平地“跳坡”。

民间能创办坡场的人,大都是无儿无女或是有女无儿的人家。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各地苗族不断组织新坡场,在坡场中心立一根高两丈多的木杆,笔直的木杆就是坡场的标志。

坡场英雄

芦笙又叫“孔明管”,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芦笙舞”也叫“踩芦笙”。芦笙舞不是一般人都能“闯”得过的。因为“坡父”“坡母”在栽坡杆时,也在草坪上栽上了三根一米多高的铁桩并安放了一口大铁锅。过了高桩,还要过更为惊险的“三锅桩”。

爬坡杆

“跳坡节”上,他们在大铁锅里烧满沸水,并在铁锅口上横放一条两寸余宽的扁担,要求芦笙手在铁锅口的扁担上边吹芦笙边跳舞,做到笙歌不断,舞步不乱。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三锅桩”,也叫“蛟龙过海”!

要完成这些高难度技巧,没有硬本事是万万办不到的。芦笙手们吹响手中的芦笙,整齐响亮的乐曲响彻整个山谷。在这悠扬的丝竹声中,阿妹们身着传统服饰,踏着乐曲声跳起欢快的舞蹈。

芦笙舞

爬坡杆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有苗族、彝族、仡佬族、壮族、汉族等民族。各民族和睦相处、互通有无、亲如一家。经济上的频繁交流,使得各民族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在“跳坡节”期间,苗族同胞盛情邀请彝族、仡佬族、壮族、汉族等前来参加节日活动,显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跳坡节吸引众多群众到场观看

如今,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跳坡节”不仅深受本地人民的喜爱,而且吸引云南省、贵州省,甚至美国、法国、泰国等国家的海内外苗族同胞到此寻根问祖。人们就在这样欢庆的节日里,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节庆志》《隆林各族自治县志(1996-2005)》 广西新闻网 百色新闻网

微信分享 二维码
分享